查看原文
其他

40万天价账单的背后,名厨名菜就该值这价?

刘宇发 名厨 2023-02-12

这几天,你的朋友圈一定被这样一张图片刷屏了。

1餐,8位客人,20项菜品,花费40万元,让这家上海西郊5号餐厅上了微博热搜榜。根据知名美食评论家董克平在微博上的描述,这一餐其实是阿拉伯王子为了宴请朋友而私人订制的,主厨孙兆国还凭着自己的实力收获了王子的认可。

董克平微博

不难发现,菜单上使用的都是诸如半头鲍、人工养殖鳄鱼、野生大黄鱼等国内顶级食材,再加上当天晚宴是主厨孙兆国亲自下厨烹饪的,价格贵也是合情合理的。

当很多人都在吐槽“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”时,我们不妨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,在高价的背后,菜品价格的上限在哪里?是否由名厨烹饪的菜品就必须昂贵?

是什么决定了菜品价格的上限?

菜品的定价是个专门的学问,食材、人员、租金、装修等都会影响价格,但定价的基础是餐厅的定位,从本质上来说,菜品本身的稀缺性决定了菜品价格的上限。

以这一次的40万账单为例,高阶是由食材本身的稀缺度(皇帝都不一定吃得上的半头鲍和鳄鱼)、主厨孙兆国的知名度(上海荣获中国烹饪大师称号的名厨)、私宴的消费场景(阿拉伯王子要求的最顶级餐厅)等共同决定的。

本次晚宴的菜品

更具体来说,决定不同餐厅菜品上限的,往往是餐厅的核心卖点。例如西班牙SubliMotion餐厅以极致的感官体验为核心,用投影VR等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就餐体验,食客感官愉悦程度的上限就决定了菜品价格的上限。

西班牙SubliMotion餐厅

再例如,提起数寄屋桥次郎你可能不知道是哪家餐厅,但提起餐厅主厨寿司之神小野二郎,你一定有所耳闻。这时主厨本身的魅力就已经超出了餐厅,主厨影响力的上限就决定了餐厅定价的上限,决定了食客愿意为此支付的最大金额。

厨师在菜品价值中的分量有多大?

近年机器取代厨师的呼声愈发响亮,但机器无法取代的是厨师对菜品产生的影响力和主动权。根据数据调查显示,超过90%的食客会留意菜单上的主厨推荐菜,超过70%的食客觉得菜单上增加厨师的真实形象会增加信任感。

菜单上增加厨介绍能提高信任感

在消费心理学上,人类天生就缺乏安全感,需要寻找确定性和信任背书,而厨师携带的专业形象就是张天然的信任状。近年明厨亮灶的普及,让食客可以直接看到厨师的烹饪过程,又增添了一层点餐时的安全感。

任何一道成功的菜品厨师至少要经历5个阶段的反复推敲:餐厅定位、食客需求、食材成本、营养搭配、菜品呈现,菜品只是最终结果,厨师对菜品的主导权不言而喻。

菜品研发是个复杂工程

长期来看菜品标准化的趋势不可逆转,但这个看似机器化的过程却少不了厨师的参与。淮扬名厨周晓燕认为标准化与经验/烹饪艺术本来就不是对立的,两者相互依存,中餐标准的来源就是优秀厨师的经验。在未来,稀缺的不是执行力,而是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明星主厨的菜品就必然昂贵吗?

既然厨师对菜品的影响如此之大,还将越来越大,是否也就意味着由明星主厨烹饪的菜品就一定昂贵?答案是否定的,以米其林指南为例,其中就不乏一些知名厨师和物美价廉的菜品。

日本米其林三星餐厅Fujiya 1935的主厨藤原哲来自烹饪世家,他作为第四代传承人,曾游历意大利、西班牙,主张“人们用大脑来品尝食物”的烹饪理念,影响广泛。餐厅主打西班牙菜品,十分注重菜肴口感的丰富性,人均消费约为600元,在三星餐厅中颇具性价比。

Fujiya 1935的菜品

英国米其林一星餐厅Alyn Williams at The Westbury的创始人Alyn Williams曾与地狱厨神戈登拉姆齐合作,并赢得过英国“年度国家厨师”的冠军。他力求菜品的极致,餐厅中的奶油花椰菜、烟熏鹿肉配梨片等都吸引了诸多食客前来品尝,而餐厅的特惠午餐人均约为200元。

Alyn Williams餐厅中的菜品

在前几日的上海米其林指南发布会上,喜粤8号(汝南街总店)再次摘得二星,主厨简捷明从事厨师行业50余年,曾在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厅工作,尊重食材,讲求“镬气”是他的烹饪原则。严格的烹饪标准下,菜品的价格却始终保持高性价比,餐厅的人均消费不到200元。

喜粤8号主厨简捷明

由此可见,名厨烹饪的菜品并不一定就是昂贵的,菜品定价的根基始终是餐厅定位,餐厅定位决定了食材水平、烹饪口味、创意能力、性价比程度和出品稳定。这五项也是米其林在评价餐厅时的核心考虑,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就体现在了菜品价格上。

回到开头的西郊5号,你可以认为它是昂贵的,也可以猜想这次是营销噱头,但是这一切都只与它有关。在高价的背后,菜品定价的边界在哪里、厨师如何提升影响力、厨师如何让更多人享受美食,或许才是与我们真正相关的。

-end-

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
先摘星还是先做网红,现在厨师想靠什么成名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